10月14日下午,由广州市民政局指导,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广州市慈善组织社会监督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4年度广州地区慈善组织透明度研究成果发布会顺利举行,活动现场发布《2024年度广州地区慈善组织透明度研究报告》、颁发慈善组织透明度A级证书、邀请慈善组织代表海珠区慈善会分享透明度建设经验。
截至目前,广州已连续八年发布广州地区慈善组织透明度情况表及研究报告。此次研究报告的发布,将进一步深化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慈善环境建设,为健全慈善事业监管体系、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注入新的动力。
活动现场
87家慈善组织透明度获A级 平均得分为102.48
2024年度,共有264家慈善组织参与透明度研究。其中,基金会151家,占比为57.2%;社会团体80家,占比为30.3%;社会服务机构33家,占比为12.5%。264家慈善组织的透明度平均得分为102.48分(满分为150分),超过一半的慈善组织透明度得分在96.5分或以上。
根据透明度等级划分标准,由高到低将透明度划分为A、B、C三个等级。在全部参与的慈善组织中,87家获得A等级,96家获得B等级,81家获得C等级,数量占比分别是32.95%、36.36%和30.68%,整体表现保持稳定。
数据显示,在2017年度至2024年度期间,获得透明度A等级的慈善组织数量和比例整体呈现上升态势,数量从13家整体上升至87家,占比从22.41%上升至32.95%。
透明度报告发布 四大亮点引关注
从今年的透明度研究报告中,可以了解到广州地区慈善组织的透明度总体表现良好。主要亮点包括:
参与规模持续扩容,行业关注度不断提升。数据显示,过去8年间,参与透明度研究的慈善组织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从2017年度的58家增至2024年度的264家,增幅达355%,显示出广州地区慈善组织对透明度研究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从参与群体结构来看,基金会依然是参与主体,社会服务机构和社会团体的参与数量近年来也有所增加,表明不同类型慈善机构对透明度研究工作的重视度正稳步提升,行业参与生态更趋多元。
透明度差异逐步收窄,整体发展更趋均衡。2024年度慈善组织透明度的得分差异指数较2023年有所下降,意味着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慈善机构之间的透明度差距正不断缩小。这一趋势表明,广州地区慈善组织透明度建设已逐步进入“整体抬升、均衡发展”的新阶段。中小型组织在基础信息、财务信息等方面的公开程度正逐渐追赶大型组织。差异缩小不仅有助于提升整体透明度的均衡性,同时也表明政策推动和外部监管在促使机构提升透明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基础信息建设成效凸显,相关指标得分率均超过90%。研究发现,多数参与慈善组织在基础信息和财务信息的公开方面表现突出,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相关指标得分率均超过90%,表明慈善组织在基础信息建设和合规公开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年度报告披露率高,公益支出占比凸显公益本位。2024年度,264家慈善组织中,有94.32%披露了年度工作报告,其中基金会数量最多,达到145家,充分体现出广州慈善组织较强的合规意识与信息公开自觉性。同时,超过一半的机构将90%以上的支出用于公益活动,基金会表现尤为突出。这表明广州地区慈善组织不仅在履行基本信息公开义务方面已形成较好常态,而且能够将资源优先投向公益事业,凸显出公益本位和社会责任导向。
加强研究结果运用,擦亮廉洁慈善品牌
自广州市启动“慈善之城”创建工作以来,以“人人慈善为人人”为理念,陆续出台多项举措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同时通过系统化、常态化的举措推动慈善生态持续优化。
在每年9月羊城慈善月期间,持续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慈善组织主动“晒账单”,“广益联募”平台上线项目披露进展与结项报告,通过与捐赠人的良性互动,持续推动廉洁慈善、阳光慈善落地见效,让慈善行为在公开监督下更具公信力。
以本次慈善组织透明度研究成果发布会为契机,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将充分运用本次研究结果,通过强化榜样宣传,对透明度研究中获得A等级的慈善组织进行宣传推广,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与先进带动作用,持续激励慈善组织主动进行信息公开,促进慈善组织创先争优。
广州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时代新征程,慈善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将持续加强慈善透明度行业交流,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内驱力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内聚力,共同打造阳光慈善、透明慈善,用真诚和透明赢得社会的持续信任。(来源:广州市民政局)
https://www.cnr.cn/gd/guangdongyaowen/20251015/t20251015_527395836.shtml
编辑:益语 审编:益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