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由宁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协会、宁洱县古普洱府城斗茶协会联合举办的普洱熟茶品鉴公益课活动顺利开展。本次活动以“公益品鉴”为纽带搭建茶文化互动平台,旨在激发非遗传承人及制茶从业者对普洱熟茶加工工艺的深度探索,合力推动普洱熟茶产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精品熟茶品鉴刘梦星摄
精品熟茶品鉴刘梦星摄
活动现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华琼,依托其数十年熟茶发酵工艺实践经验,选取普洱华煜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多款精品熟茶作为样本,带领参与者开展多维度交叉实验。实验围绕四大核心维度展开:不同区域普洱茶原料在相同水质下的发酵对比、不同年份普洱茶的发酵品质品鉴、同一茶叶用不同水质发酵的效果差异,以及同一款茶经不同水质冲泡的风味对照。通过科学化、可量化的实验设计,活动揭开了熟茶风味形成的神秘面纱,为茶人搭建起从“经验感知”到“理性认知”的突破性认知路径。
“精品熟茶系列的品鉴实验告诉我们,使用不同原料、搭配不同水质,最终呈现的茶品风格会有显著差异。找到自己偏好的风格方向,是技术突破的关键。”宁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协会会员肖元华表示,品鉴活动的专业引导为企业和个人的工艺提升提供了清晰方向。
熟茶分析讲解刘梦星摄
熟茶分析讲解刘梦星摄
普洱熟茶作为中国茶文化中的瑰宝,凝聚着云南高原的天地灵气与制茶匠人的智慧结晶。其独特的渥堆发酵工艺不仅赋予了茶叶“红浓陈醇”的韵味,更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桥梁。
“作为制茶人,身处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推动传统茶业实现产业转型与价值升级,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这代茶人的追求。”宁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协会会员马永俊认为,在行业专家的引导下,从业者需在持续探索、研究与学习中,复原并提升古普洱府茶品的独特风味,让传统茶产业迈向更高发展台阶。
熟茶品鉴分享交流刘梦星摄
熟茶品鉴分享交流刘梦星摄
此次公益品鉴活动通过免费开放品鉴、非遗传承人现场讲解、工艺对比体验等多元形式,让参与者系统理解熟茶制作的核心精髓:原料是品质基础,发酵是风味核心,水质是关键变量,陈化是价值升华。这一体系认知不仅为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提供了现代化实践路径,更助力普洱熟茶从“传统农产品”向“技术密集型文化产品”加速转型。
合影刘梦星摄
http://puer.yunnan.cn/system/2025/07/11/033542214.shtml
编辑:益语 审编:益申合